撰文 | 张 宇
编辑 | 杨博丞
(资料图片)
题图 | IC Photo
8月16日,宁德时代首次召开线下新品发布会,此次发布会以“瞬息·充向未来”为主题,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“神行超充电池”。据悉,神行超充电池将在2023年年底量产,2024年第一季度上市。
图源:宁德时代发布会
在新品发布会上,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表示,神行超充电池可充电10分钟,续航400公里,“仅10分钟充电时间,便可实现驾车从北京到济南”。
“通过持续优化,神行超充电池导入了电芯温控技术,解决了磷酸铁锂低温快充的难关,可以使电芯最大限度均匀发热,使电芯在低温环境下可以快速加热到最佳工作温度区间。即使在-10℃低温环境下,也可实现30分钟充至80%,并且续航里程达到700km以上。”高焕解释。
现阶段,动力电池领域正面临着产能过剩、转型阵痛、出海受阻等不利局面,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、成熟以及规模化应用,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开始新一轮重组,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,宁德时代能得偿所愿吗?
一、市场竞争逐渐加剧
动力电池的产能规划已经远远超出实际需求,淘汰赛一触即发。
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,2023年第一季度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为130.0GWh和65.9GWh;第二季度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为163.63GWh和86.28GWh。整体来看,2023年上半年,动力电池产量为293.61GWh,同比增长36.8%;装车量为152.13GWh,同比增长38.1%。这意味着现阶段动力电池产量远远高于需求量,形成了供大于求的现象,正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威胁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,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。同时也有数据预测,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00万辆,按照单车60kWh的容量配比计算,一年最多也只需要950GWh。
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:“新能源汽车行业已从过去‘少电、缺电、贵电’转换到如今的电池产能过剩。预计到2025年,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000-1200GWh,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,产能严重过剩,产业必将回归理性状态。”
由此可见,未来几年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局面还将继续加剧,行业竞争惨烈程度可能会超乎想象。
以宁德时代为例,市场竞争加剧的表现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,一是产能利用率下滑明显;二是装车量增长率放缓。
根据财报,2023年上半年,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能为254GWh,在建产能为100GWh,产能利用率为60.5%,产量为154GWh。
对此,宁德时代在电话会议中解释道:“上半年为传统行业淡季,随着市场需求环比增长,下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还将会逐步提升。”然而值得深思的是,在2022年上半年,宁德时代电池系统的产能利用率为81.25%,而在2021年更是高达92.2%。
图源:SNEResearch
此外,宁德时代的装车量增长率正在放缓。根据全球资讯机构SNEResearch公布的2023年1-6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数据,宁德时代的装车量为112GWh,装机量增长率为56.2%,全球市场份额为36.8%,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1.4个百分点。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上半年,宁德时代56.2%的装车量增长率与2022年同期的111%相比,几乎减缓了一半。横向对比,比亚迪虽然以47.7GWh的装车量居于第二名,但装机量增长率高达102.4%,全球市场份额也上升4.1个百分点至15.7%,增势迅猛。
在国内市场,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下滑,2023年上半年,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为43.4%,而在2022年,该数值为48.2%,2021年为52.1%。
二、推进多种技术路线
宁德时代陷入“阵痛期”,破局关键或是对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与积累。技术创新的能量不可忽视:一方面,技术创新有利于带来更多的增量市场;另一方面,最先创造出革命性技术的动力电池厂商,将会在新能源浪潮中占据先机,掌握主动权。
图源:宁德时代发布会
目前,宁德时代正同时推进众多技术路线,比如钠离子电池、麒麟电池、M3P电池以及凝聚态电池等等。
2019年,宁德时代推出了第一代CTP技术,开创了动力电池结构无模组时代。动力电池一般由“电芯-模组-电池包”三级结构组装而成,而第一代CTP技术减少了模组零部件数量以及模组紧固件焊接等工序,将电芯直接集成至电池包,因而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%-20%,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了40%,生产效率提升了50%,并大幅降低了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。
第二代CTP技术进一步减少了模组零部件数量,第三代CTP技术则完全取消了模组,并通过冷却结构的优化,使得动力电池的体积利用率、安全性、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再度大幅提升。
2022年6月,宁德时代发布了基于第三代CTP技术的麒麟电池,其系统集成度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,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72%,电池密度达到255Wh/kg,续航里程达到了1000公里,预计于2023年实现量产。
不同于内部结构创新的麒麟电池,凝聚态电池的创新在于更新了动力电池中的电解质。
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,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凝聚态电池,其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/kg,兼具高比能和高安全特点,并可快速实现量产。
不过,对于凝聚态电池的技术原理,宁德时代释放的信息并不多,根据已给出的信息,是针对超高比能化学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变化,采用了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,构建微米级别自适应网状结构,调节链间相互作用力,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,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,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。
而此次神行超充电池的问世,意味着宁德时代已全面开启新能源车超充时代,也是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。
三 、技术创新是底气
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,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是评估产品力的核心指标,甚至关乎一款车型的销量,但对于动力电池厂商而言,技术创新的意义更为重要,其本质上是一场残酷的生存之战。
动力电池未来的技术创新方向在哪儿?这是宁德时代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在2023年7月举办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上,吴凯表示,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大概有两条线:第一条线是电池单体的技术和产品的创新,这是电池从0到1的变化,行业目前已经量产的,主要从正极材料考虑,有磷酸铁锂和三元两大体系;第二条线是结构创新,同样的单体,结构不一样,得到的能量密度也是不一样的。宁德时代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,目前正在研发CTP4.0。
图源:宁德时代发布会
“在正极、负极、电解液系统以及隔离膜方面,宁德时代已经做了一系列创新,这是单体上。系统上也需要做,因为充电快一定会发热,系统的散热能力也要加强。在这两块,宁德时代也做了很多工作,特别是今年在单体和电解液上做了很多创新。现在已经能做到10分钟充电超过400公里,虽然加油是5分钟,10分钟还是略慢一点,但下一步就是和加油时间一模一样,充电5至7分钟跑400公里,这是宁德时代正在研发的,并且很快就能把产品推出来。”吴凯说道。
技术创新的路线并非只有宁德时代在走。欣旺达、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厂商也纷纷在技术创新上下足了功夫,比如欣旺达的闪充电池、蜂巢能源的龙鳞甲电池及L系列短刀电池、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2.0、中创新航的顶流圆柱电池以及瑞浦兰钧的问顶电池等。
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强调步步为营,针对多元化场景积极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并做出差异化,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数年内,差异化的动力电池技术将成为动力电池厂商赖以生存的关键,技术创新之战也会更加深入且激烈。
本文源自:iDoNews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