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44年清军入关,击败了李自成,占领了北京。按照现在的观点来说,明清是世仇,那么双方之间肯定是水火不容。然而在当时,情况却不是这么简单,双方之间的关系反而显得很微妙,而且明朝官方对于清朝的态度也两极分化。
1644年形势图
(资料图片)
南明的高官对于清朝的态度则十分暧昧,比如南明弘光朝大学士、督师史可法对清朝抱有幻想,甚至希望借清朝之手剿灭李自成。1644年六月,史可法在给弘光皇帝的上疏中写道:"但虏既能杀贼,即是为我复仇。予以义名,因其顺势,先国仇之大,而特宥前辜;借兵力之强,而尽歼丑类",在史可法看来,清朝只要能够杀"贼"(即指李自成),那么就是为明朝复仇,只要明朝不计前嫌,就可以借助清朝的兵力来歼灭李自成。
史可法
其实,史可法不明白的是,首先,主动权并不在明朝手上,而是在清朝手上;其次,唇亡齿寒,此时的李自成或者南明都不是清朝的对手,要想在三方的博弈中取得胜利,南明必须放弃之前的恩怨,与李自成携手抗清,才能三分鼎立。正如三国时期一样,清朝就是强大的魏国,而南明和李自成则是相对较弱的吴国和蜀国,只有吴蜀联盟才能与魏国抗衡。
三国形势图
但是,当时能够看清这样形势的弘光朝高官并不多,首辅马士英与史可法意见相同,是坚定的"联虏平寇"政策的支持者和执行者,左都御史、东林党人刘宗周也持同样意见。相反,反而是一些中下级的官员对形势有着正确的判断,他们与史可法、马士英等高官的意见恰恰相反。
吏科都给事中(正七品)章正宸上疏道:"今日江左形势视之晋、宋更为艰难,肩背腹心,三面受敌。"他认为,南明此时的形势比当年的东晋和南宋还要艰难,南明三面受敌(清朝、李自成和张献忠),一旦处置不当,将遭受灭顶之灾。章正宸指出,"失今不治,转弭秋高,虏必控弦南指,饮马长、淮",如果现在采取"联虏平寇"的政策,等到清军平定了李自成,待到秋高气爽时,清军必定挥师南下,入侵江淮地区,到时候恐怕江南都不可守。
章正宸
章正宸认为:"断宜以进取为第一义。进取不锐,则守御必不坚。"可以说,这个观点是相当先进了,翻译成白话文,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句话--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。在章正宸看来,与其被动地防御,还不如主动出击,没有进取之心,只知道一味防守,最终也是守不住的。
而最终事实也正如章正宸所预料,第二年正月,清军在击溃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后,便挥师南下,数月之间就渡过长江,消灭了南明弘光政权,史可法主张的"联虏平寇"政策破产,自己也在扬州城命丧清军之手。
参考文献:《南明史》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