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百项非遗项目在杨柳青古镇展示。
不用走遍大运河沿岸,走在天津市西青区的“运河记忆”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,游客就能回望几百年来运河辉煌的农耕文化历史,从非遗展品中感受农耕文化的盛景。
“非遗+文创”市集、汉文化变装秀、非遗项目探店……来自京津冀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8省市的大运河沿岸近百项非遗项目,齐聚亮相杨柳青古镇。
日前,2023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天津非遗主场活动暨第五届“运河记忆”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杨柳青古镇开启,全方位、多角度展示大运河非遗文化的保护成果。
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仅有利于延续历史文脉,坚定文化自信,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。”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庆余介绍,杨柳青古镇是大运河文化的组成部分,西青区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,精心打造了“非遗+旅游”名片。目前,全区共有81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、19项市级项目、2项国家级项目;共有107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,其中包括3位国家级传承人和7位市级传承人;编辑形成了双语版《天津市西青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》等保护成果15部;推动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,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积极贡献。
活动中,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及参会领导,通过“砍缆”的方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;来自运河沿岸省市的六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精品。
通过重建场景、沉浸式观展、云游体验等新鲜有趣的形式,让农耕非遗项目“开口说话”,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必将引发更多人的共鸣。本次活动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及西青区委、区政府主办,西青区杨柳青镇人民政府协办。
除了让传统农具“活起来”“火起来”,非遗项目也在将传统农耕文明“护起来”“传下去”等方面大显身手。近年来,西青区坚持文化引领,深入挖掘、保护、传承和利用大运河沿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。“西青区将以举办此次非遗展会为契机,把握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,传承历史文脉,讲好运河故事,让大运河焕发新光彩。”西青区相关领导表示。
标签: